宏观·Q博士小百科系列之二:如何理解“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宏观·Q博士小百科系列之二:如何理解“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供大家参考。

宏观·Q博士小百科系列之二:如何理解“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

 

  目录

  1.

 什么是再贷款再贴现?

  ......................................................... 4

 1.1 数量型工具+调节基础货币+结构性特征

 .......................................... 4 1.2 再贷款再贴现历史:结构性特征日渐明显

 ........................................ 4 2.

 结构调整:如何降民营小微贷款利率?

  ............................. 7

 2.1 2020 年新增规模显著扩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等

 ...................... 7 2.2 商业银行成本下降,传导至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或降 10BP

 .......... 9 3.

 总量扩张:为何降准的必要性下降?

  .............................. 10

 3.1 8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推升基础货币 2.7 个百分点

 .................... 10 3.2 除非 MLF 操作规模减少,否则上半年降准的必要性已明显下降 11

 图表目录

 图 1:“再贴现再贷款”是调节基础货币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4 图 2:1986 年以来,我国再贴现业务逐步发展

 ........................................................... 5 图 3:1984 年以来,我国再贷款业务逐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

 ........................ 6 图 4:再贴现、再贷款(或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亿元)

 ................................... 7 图 5:3000 亿专项再贷款流程图

 ................................................................................... 8 图 6: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流程图

 ............................................................................... 8 图 7: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及余额同比增速

 .............................................................. 9 图 8:新增人民币贷款及余额同比增速

 .......................................................................... 9 图 9:中长期基础货币同比增速:8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推升 2.7 个百分点(%)

 .......................................................................................................................... 11 图 10:“支柱一”信用扩张指数

 原预测及更新预测(%)

 .................................... 12

  近期,国常会提出 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方案,成为最新的、也是至今规模最大的,货币政策应对疫情冲击的工具。

 本文详细分析再贷款再贴现带来的信用扩张效应幅度,阐述为何该项结构性数量型工具,令上半年再次降准的迫切性大幅下降,且能够在不对 LPR 大幅下调的同时,有效引导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明显下降。

 1. 什么是再贷款再贴现? 1.1 数量型工具+调节基础货币+结构性特征 “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的“商业票据”予以贴现的工具;“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贷款。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规模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的可选范围,达到调整基础货币、调节信贷结构的目的,并通过定向结构性要求,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贷款再贴现”的本质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通过“再贷款再贴现”调节基础货币的规模。但区别于

 MLF、央行票据、正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再贷 款再贴现工具往往附有结构性定向调控信贷的要求,因而具备更强的结构性工具属性。例如,近年来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往往附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 “三农”、扶贫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要求。

 图 1:“再贴现再贷款”是调节基础货币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1.2 再贷款再贴现历史:结构性特征日渐明显 我国再贴现工具始于 1986 年,早期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工具,日益具备更强的结构性特征,以引导信贷结构优化为主要目的,08 年之后一度不作为活跃工具,近两年来规模再度持续增加,体现货币政策操作日趋结构性的特征。“再贴现”业务于 1986 年首次在上海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1994 年下半年起作为选择性货币政策 数量型货币政

 策工具

 货币乘数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基础货币

 结构性工具

 PSL,TMLF,SLF,再贴

 现再贷款

 MLF,央票,回购,SLO

 工具以支持国家重点行业和农业生产;1995 年央行正式将再贴现纳入货币政策工具体系;98

 年以来再贴现政策不断完善,再贴现利率一度成为央行基准利率,发挥货币政策传导的信号作用;2008 年以来央行进一步完善再贴现,尤其通过票据选择明确贴现支持的重点领域,促进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图 2:1986 年以来,我国再贴现业务逐步发展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同样作为早期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的“再贷款”,亦在潜伏一些年之后,以更强的结构性特征重新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手段之一。自 1984 年以来,再贷款一度成为我国央行的重要工具,但后期再贷款占基础货币比重明显下降,该工具也一度蛰伏。

 13 年 4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宣布调整再贷款分类为四类,其中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新设立的支小再贷款,重回市场视野之中。15 年 10 月央行在 11 个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便利央行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16 年 3 月央行在“支农再贷款”下创设“扶贫再贷款”,专门用于支持改善贫困地区涉农金融服务,并将民营银行纳入支小再贷款的支持范围。18 年央行创新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模式,采用“先贷后借”的报账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将资源更多投向民营、小微企业。近年来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986

 首次在上海等中心城市试办再贴现业务 1994

 作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国家重点行业和农业生产 1995

 正式纳入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再贴现操作体系 1998

 再贴现利率一度成为央行基准利率发挥货币政策传导的信号作用 2008

 明确贴现支持的重点领域,促进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

  图 3:1984 年以来,我国再贷款业务逐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近年来,央行始终坚持根据宏观调控形势合理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大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利率的加点幅度弹性。18 年全年央行三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计

 4000

 亿,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 0.5 个百分点,并扩大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担保品范围;19 年全年增加再贴现额度

 2000

 亿,加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并全面实施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工作; 2020 年 1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 《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

  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发〔2020〕28

 号),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

 10

 个重点省(市)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总计

 3000

 亿元低成本专项再 贷款资金。2 月 25 日国常会推出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5000 亿元,支持“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 19 年末,全国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合计为 10148

 亿元,较前年末增加 1815 亿元。其中,再贴现余额 4714 亿元,再贷款余额 5434 亿元,再贷款中支农再贷款 余额 2602 亿元(含扶贫再贷款 1642

 亿元),支小再贷款 2832 亿元。

 1984 再贷款成为我国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2004 颁布《中国人民银行紧急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分行短期再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 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2013 调整再贷款四大类,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下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新设 立的支小再贷款 2015 在11个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2016 支农再贷款下创设扶贫再贷款专门支持改善贫困地区涉农金融服务 2018

 创新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模式,采用“先贷后借”的报账方式

  图 4:再贴现、再贷款(或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亿元)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资料来源:《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申万宏源研究 2. 结构调整:如何降民营小微贷款利率? 2.1 2020 年新增规模显著扩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等 2020 年至今,国常会、央行已经两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合计达 8000 亿。其中,1 月底新增的3000 亿专项再贷款主要面向大中型银行和防疫重点保障企业(规模相对较大);而本次新增的 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将更加精准地投向普惠小微贷款领域,有望定向引导民营小微贷款利率有所下行。

 一、1 月 31 日,央行新增 3000 亿低成本专项再贷款额度,向 9 家主要全国性 银行和 10 个重点省市中不超过 3 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利率水平为 1Y LPR -250BP。全国性银行包括国有六大商业银行,以及三家政策性银行。湖北、浙江、广东、河南、 湖南、安徽、重庆、江西、北京、上海 10 个重点省市,每个省市由人民银行选择不 超过 3 家地方法人银行 1 。每月专项再贷款发放利率为上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减 250 基点。再贷款期限 1 年。

 此项再贷款用于支持商业银行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贷款利率上限为 1Y

 LPR-100BP。发改委、工信部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名单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个层次。全国性银行重点向全国性名单内的企业发放贷款,地方法人银行向本地区地方性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金融机构向相关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贷款利率上限为贷款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 LPR 减 100 基点。在发放方式上,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报销制。金融机构按日报告贷款进度,定期(按周)向央行申领专项再贷款资金。

  1

  刘国强副行长在全国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969143/index.html 再贴现余额

 支农 + 支小再贷款余额

 图 5:3000 亿专项再贷款流程图 全国性银行 (9家)

  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人民银行

 专项再贷款 1Y

 LPR-250BP

 以下

 地方法人银行 (10省市,各3家)

  本地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先借后贷”的报销制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申万宏源研究 二、2 月 25 日国常会决定: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5000 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作为“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政策手段。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 1000 亿、3000 亿,再贴现额度 1000亿。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 25BP 至 2.5%。6 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 LPR+50BP 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图 6: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流程图 先贷款,后等额申请再贷款

 上限为1年期LPR+50BP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5BP至2.5%

 资料来源:国务院,申万宏源研究 新发放的、符合要求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是中小银行获取央行再贷款资金的依据,结构上引导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再贷款的操作流程要求,地方法人银行需在 6 月底前新发放不高于 LPR+50BP 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以此作为基础贷款,向央行申请等额再贷款资金。这意味着,中小银行需首先新增发放符合要求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以此获得获取央行再贷款资金的依据,从而这一政策具备优化信贷结构的作用,引导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相对降准、以及全面下调政策利率等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更加体现结构性调控特征,能够同时实现总量信用扩张、信贷结构优化、定向引导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下降的作用,并且可避免传递过强的货币宽松信号效应。

 5000亿

 人民银行

 中小银行

 地方法人银行

 中小微企业

 新增普惠标准小微企业贷款(亿元)

 普惠标准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右, % )

 2.2 商业银行成本下降,传导至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或降 10BP 新增 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有望实现通过“结构性数量型工具操作”引导“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目的。相比

 MLF,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提供基础货币的成本更低;加之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定向要求,商业银行获取基础货币的成本降幅,有望定向传导至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本次新增 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有望令全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下降 10BP 左右。

 一、预计 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令商业银行全年节省成本 35 亿。相比 MLF,再贷款再贴现方式提供基础货币,对商业银行来说成本更低。当前 1 年期 MLF 利率为 3.15%,而再贴现利率为 2.25%,本次国常会政策调整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降至 2.5%。以 5000 亿的操作规模计算(其中 4000 亿再贷款,1000 亿再贴现),相比 MLF,商业银行每年可节省 35 亿的资金成本。

 二、若商业银行将这部分成本节约全部传递至普惠小微贷款,预计全年新增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可平均下行 10BP 左右。根据 19 年 4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9 年全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 2.1 万亿,余额增速为 23.1%,由此 19 年末普惠小微 企业贷款余额约 11.2 万亿。假设 20 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达到 30%,则全年新 增预计在 3.3 万亿左右。进一步假设:商业银行在自身利差不收窄的同时,将上述节省的成本,全部传递为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下降。我们估算再贷款再贴现方式的操作,大约能传导为全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平均 10BP 左右的下行。

 上述测算是全年平均的大体情形。应注意到,因本次 5000 亿再贷款再贴现强调 6 ...

推荐访问:宏观·Q博士小百科系列之二:如何理解“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 理解 博士 小百科